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压疮防护全攻略

时间:2025-07-21 17:39:21

压疮,这个被称为“隐形杀手”的健康威胁,常常悄无声息地侵袭着长期卧床或久坐的老年人。它并非简单的皮肤破损,而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软组织溃烂甚至坏死的严重问题。对于老年人、护理人员及家属而言,掌握科学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是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

一、认识压疮:从发生机制到高危人群

压疮的形成如同植物根部长期缺水缺氧导致腐烂——当皮肤和皮下组织持续受到压力、摩擦力或潮湿刺激时,毛细血管血流受阻,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尤其好发于尾骶部、脚踝、髋部等骨突部位。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或失禁患者风险更高,甚至使用轮椅的老人也可能因坐姿压力形成“坐骨结节压疮”。

二、预防胜于治疗:三层防护网构建策略

1.基础防护:减轻压力与摩擦

每2小时翻身一次是黄金准则,像“精准的闹钟提醒”不可或缺。使用软枕或泡沫垫悬空骨突部位,避免拖拽患者肢体——抬离床面换床单比滑动更安全。中山大学研发的“波浪床”通过动态减压原理,已成为重症患者预防利器。

2.环境管理:打造皮肤友好微气候

保持室温22-26℃、湿度40%-60%,如同为皮肤营造“春季般的舒适环境”。床单平整度需像“拉紧的鼓面”无皱褶,及时清理汗液或排泄物,避免潮湿成为细菌温床。

3.营养支持:构建内在修复力

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建筑工”,每日应摄入1.2-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相当于手掌大小的瘦肉或鱼类。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像“混凝土”加固血管壁,红枣富含的铁元素则是造血原料。鼻饲患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调配特制配方奶。

三、分级护理:针对性处理不同阶段压疮

对于已出现的压疮,需根据严重程度采取阶梯式护理:

红斑期(Ⅰ期):皮肤发红未破损,此时如同“火灾预警”,解除压力后多可逆转。可涂凡士林形成保护膜。

水疱期(Ⅱ期):出现表皮破损,需像“处理珍贵瓷器”般轻柔清创。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水胶体敷料,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

溃疡期(Ⅲ/Ⅳ期):深达肌肉或骨骼的伤口需要专业医疗干预,王维平教授团队的“创面负压治疗”等方案可显著促进愈合。

四、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协同作战手册

1.观察记录系统:建立“压疮日记”,每日拍照记录创面变化,测量大小如“精准裁缝量尺寸”。突发渗液、恶臭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

2.康复辅助技巧:半卧位时在膝下垫枕防止下滑,翻身时采用“30度侧卧”替代90度直角体位,分散压力如“沙袋均匀受力”。

3.心理支持:长期卧床患者易产生抑郁情绪,家属可通过每日按摩未受压部位促进亲情交流,同时刺激局部血液循环。

五、突破认知误区:这些做法可能适得其反

过度使用气垫圈:环形气垫会阻断周边血流,反而加重缺血,推荐使用整体减压垫。

酒精擦拭降温:会导致皮肤干燥开裂,改用温水清洁后涂抹含透明质酸的润肤霜更安全。

自行涂抹药膏:抗生素药膏可能掩盖感染症状,深部压疮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

预防压疮是一场需要耐力与细心的持久战。从选择合适的减压设备到掌握翻身技巧,从科学饮食到创面管理,每个环节都如同精密齿轮相互咬合。正如一位资深护理专家所言:“压疮护理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对生命质量的尊重。”通过系统化的防护体系,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个“隐形杀手”阻挡在健康防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