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医学专业论文资料如何收集与加工?

时间:2024-05-13 15:38:27

在医学领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离不开对资料的深入收集与精准加工。资料分为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两大类:直接资料是研究者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研究直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间接资料则是研究者通过对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得出的第二手资料。无论论文的体裁如何,资料的收集与加工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医学专业论文资料如何收集与加工?


一、资料的性质与重要性

医学资料是医学科学研究的结晶,它记录着无数重要的设想、方法、数据及理论,是医学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的作用多样,不仅可以充实论文内容、提高论文质量,还能增强写作的预见性,避免重复研究,开阔作者的思路,扩大视野,甚至提升作者的写作能力。

二、资料的来源

医学论文资料的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临床工作及卫生学记录文件、卫生行政部门的日常统计报表、实验研究的记录、查阅整理的文献资料以及专题调查统计资料等。这些资料为医学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资料的分类

按获取资料的手段,医学论文资料可分为调查资料、实验资料、观察资料、总结经验体会性资料和整理性资料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获取方式和应用价值。

四、资料的收集

(一)收集标准

资料的收集应遵循针对性、代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四大标准。针对性要求资料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代表性要求资料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可靠性要求资料真实准确、来源可靠;完整性则要求资料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有所体现。

(二)收集方法

直接资料的收集主要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进行;间接资料的收集则依赖于查阅医学文献资料。在收集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检索手段,如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五、资料的加工整理

(一)加工整理的意义

资料的加工整理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再认识的过程,通过逻辑分析、系统分析和概率研究等方法,使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后续的写作和分析。加工整理后的资料更能体现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加工整理的方法

资料的加工整理方法包括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概率研究法等。逻辑分析法通过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手段,揭示资料的本质和规律;系统分析法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资料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概率研究法则从数量的角度研究资料的偶然现象及其规律。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从庞杂的资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