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论文发表技巧】学术投稿常见陷阱解析
时间:2025-07-04 17:06:58
在学术出版这座独木桥上,新手学者常因忽视编辑部的隐形规则而跌落深渊。一位资深编辑曾坦言,每天收到的投稿中超过30%因低级错误直接进入拒稿通道。本文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揭示那些让编辑眉头紧锁的投稿陷阱。
格式混乱如同乱码程序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对排版有着编译器般的严苛要求。某核心期刊编辑透露,他们每年因此直接拒稿的论文占比达22%。常见问题包括插图分辨率不足300dpi导致像素化、公式编号系统不连贯形成逻辑断点,以及代码段使用非等宽字体造成可读性灾难。就像程序员不会用记事本写代码,学术论文中的三线表必须通过LaTeX或专业插件生成,表格内数据对齐偏差超过0.5毫米都可能触发编辑的"格式敏感神经"。
参考文献的连环陷阱
某期刊统计显示,参考文献错误导致的退修率高达47%。计算机领域特有的陷阱包括:会议论文集标注成期刊格式(该用[C]却标[J]),电子预印本未注明arXiv编号,以及算法描述中引用专利文献却遗漏公开号。更隐蔽的是文献幽灵引用——某篇被多次引用的奠基性论文,实际从未在注释位置出现。这就像程序员调用未声明的函数库,必然导致编译失败。
学术语言的纯度危机
技术术语的杂质掺杂会让论文价值指数级衰减。审稿人最反感的三大语言问题包括:用"电脑"代替"计算机系统架构",在理论证明中夹杂"我觉得"“可能"等不确定性表述,以及滥用深度学习领域黑话却不给明确定义。曾有论文因将"卷积神经网络"简写为"那个CV用的网状模型”,被批"像用伪代码写毕业论文"。
重复率的死亡红线
某期刊使用Turnitin检测系统发现,32%的投稿在方法章节存在文本重复。计算机领域特有的高风险区包括:开源代码的说明文档直接复制、算法伪代码与经典教材雷同却不标注,以及实验环境配置描述与往期论文高度相似。这如同在GitHub上clone项目却未声明fork来源,随时可能触发学术道德审查。
沟通中的定时炸弹
期刊编辑最恐惧的三种沟通场景:①凌晨三点发送的催审邮件(附带10个感叹号) ②修改稿里隐藏的"此处待补充"注释 ③声称实验结果惊人却拒绝提供原始数据。更致命的是突然失联——有位作者修改期间更换邮箱却未告知,导致录用通知在deadline前三小时才送达。
投稿礼仪的隐形扣分项
计算机领域特有的投稿禁忌包括:将Latex文件压缩成rar格式(应使用zip),邮件正文出现颜文字(即使投稿系统自动发送确认函),以及在cover letter里写"这篇比贵刊去年某文强得多"。某期刊主编透露,曾有投稿附带.exe格式的补充材料,直接被系统当作病毒拦截。
在论文这场严苛的单元测试中,每个细节都是必答题。建议作者建立投稿检查清单,包括:使用开源工具Zotero生成GB/T 7714-2015标准引用,用Grammarly进行学术语言校准,通过Overleaf模板确保格式规范。记住,编辑的审稿标准不是60分及格线,而是99.9%的稳定性要求——任何一个未处理的warning都可能导致系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