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百年老药焕新:阿司匹林口溶膜引爆20亿市场
时间:2025-08-01 11:23:10
近日,医药行业传来重磅消息:齐鲁制药成功拿下10亿级品种阿司匹林口溶膜剂型的生产批件。这一突破不仅意味着百年老药焕发新生,更可能成为撬动国内口溶膜市场格局的关键支点。当传统片剂遇上黑科技剂型,这场"老药新吃"的变革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口溶膜的"黑科技"属性
阿司匹林口溶膜薄如蝉翼,却能实现"入口即化"的神奇效果。这种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的技术,让药物在唾液中30秒内完成崩解,无需用水送服。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户外运动的应急场景,或是需要快速起效的急救情境,这种剂型堪称"口袋里的溶解专家"。业内形象地称之为"会消失的药片",其便携性甚至超越了口崩片,真正实现"服药自由"。
百亿市场的破冰时刻
国内口溶膜市场长期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虽然全球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美元,但我国获批产品不足10个。齐鲁此次突破恰似投下"深水炸弹":一方面,阿司匹林作为经典解热镇痛药,年消耗量超200亿片;另一方面,口溶膜剂型可将原研药专利到期后的价格战转为技术战。行业分析师预测,该产品有望在3年内抢占15%的OTC镇痛市场,带动整个口溶膜赛道规模突破20亿元。
剂型革命背后的技术博弈
看似简单的薄膜背后,藏着"纳米级"的技术门槛。药物活性成分需要均匀分布在仅0.2毫米厚的膜材中,既要保证稳定性,又要精确控制溶解速度。齐鲁采用的"多层共挤技术",相当于给药物分子穿上定制外套——外层速溶层实现快速起效,内层缓释层延长作用时间。这种"三明治结构"的工艺突破,使得生物利用度比普通片剂提升23%,堪称"分子级快递系统"。
患者体验的颠覆性升级
临床调研显示,约40%的老年患者存在吞咽困难。传统药片需要200毫升水送服,而口溶膜仅需1毫升唾液即可完成给药。这种改变对卧床患者如同"解放咽喉",对儿童患者则像"吃糖果般轻松"。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剂型规避了首过效应(药物经肝脏代谢造成的损耗),使同等剂量药效提升30%。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形容:“这相当于把四车道的高速公路直接修到了病灶门口。”
产业链的蝴蝶效应
齐鲁的突破正在激活整条产业链。上游的羟丙甲纤维素供应商订单量激增300%,下游连锁药店紧急调整货架陈列,专门开辟"创新剂型专区"。更有意思的是,食品企业开始跨界取经——某功能糖果品牌已着手研发维生素口溶膜。这种"剂型溢出效应"印证了医药创新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就像智能手机带动了钢化膜产业般充满想象空间。
未来战场的多维竞争
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传统剂型的利润空间日益压缩。口溶膜这类改良型新药(505b2)正成为药企突围的新赛道。但专家提醒,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跨国药企的舌下膜剂已进入临床三期,国内另有5个口溶膜项目在审评中。这场"薄膜战争"的下半场,或将围绕适应症拓展展开——从镇痛领域向精神类、心血管药物延伸,就像当年缓释技术改写降压药市场格局的翻版。
站在医药创新的十字路口,阿司匹林口溶膜的诞生或许预示着:剂型微创新也能引发市场大地震。当吃药这件事变得像拆糖果包装般简单,或许正是医药人文关怀与技术突破的最佳结合点。而齐鲁制药的这步棋,正在为整个行业演示如何用"膜法"打开增量市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