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中药饮片虫蛀案暴露质量管理漏洞
时间:2025-08-01 10:14:52
在药品经营领域,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一直是监管重点。近期某药店因销售虫蛀中药饮片被行政处罚的案例,暴露出部分企业在质量管理环节存在严重疏漏。这一处罚的裁量依据主要源自《药品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的强制性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确保药品在流通全链条的质量安全。当饮片出现虫蛀问题时,本质上反映出企业在采购验收、储存养护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失效,如同食品行业放任生鲜产品在潮湿环境中腐败,其危害性不仅关乎企业信誉,更直接威胁公众用药安全。
处罚背后的法律逻辑与裁量标准
《药品管理法》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提升至法律层面,其配套文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要求企业对中药材及饮片实施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具体到虫蛀饮片的处罚,监管部门会重点核查三个环节的合规性:一是进货验收时是否执行"初验三查"制度(查运输工具密封性、查包装完整性、查标识清晰度),这相当于给药品办理"入职体检";二是储存期间是否落实"环境四控"措施(温湿度、光照、通风、密封),如同为珍贵茶叶配备恒温恒湿储藏室;三是是否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好比定期为库存药品进行"健康体检"。某案例中企业因同时存在验收记录缺失、库房湿度超标、巡检间隔超过三个月等多项违规,最终被处以法定最高幅度罚款,体现出监管部门对系统性失职的从严惩处原则。
虫蛀风险的全流程防控体系
要根本性规避此类风险,药店需构建三级质量防火墙。在采购验收环节,应实施"望闻问切"式检验:望包装是否有虫蚀孔洞(要求每件外包装开箱率不低于30%);闻药材是否有霉变异味;问供应商运输过程温湿度记录;切中要害核查送货单与实物的"DNA匹配度"。某连锁药店通过引入便携式显微检测设备,使虫卵检出率提升40%,这种技术赋能值得借鉴。
储存养护环节需遵循"八防管理法":防高温(20℃以下环境)、防潮(65%-75%湿度区间)、防光(避光柜体)、防串味(毒性药材专柜)、防尘(正压通风系统)、防鼠(电子驱鼠器)、防过期(先进先出系统)、防差错(电子标签识别)。特别对于易虫蛀的根茎类饮片,可采用真空小包装分装,如同超市售卖精品杂粮的包装方式,既阻隔虫害又便于质量追溯。
人员管理维度则需要建立"培训-考核-授权"闭环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参与"药材养护实战演练",将温湿度调控、虫害识别等技能纳入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实行质量事故一票否决制。某省级药材公司通过每月举办"问题饮片鉴别大赛",使验收差错率下降75%,证明持续性的技能强化至关重要。
质量追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现代药店应当借鉴食品冷链管理经验,构建中药饮片"电子身份证"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每批饮片的验收数据(包括运输车辆密封状态照片、开箱检验视频等)、储存环境曲线(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数据)、巡检记录(带时间水印的检查照片),形成不可篡改的质量证据链。当某批次饮片发生虫蛀时,可精准定位是供应商运输环节还是企业存储环节出现问题,避免责任推诿。这种数字化管理如同给每包饮片配备"行车记录仪",既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信息可追溯原则,也能在监管部门检查时提供完整自证材料。
从行业实践看,那些将GSP要求转化为具体SOP(标准操作规程)的企业,往往能建立更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例如制定《中药饮片验收十八步操作法》《库房除湿应急预案》等文件,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员工可执行的动作清单。毕竟,药品质量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通过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管控自然呈现的结果。在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的今天,药店唯有将质量管控从合规要求升华为企业基因,才能在守护患者安全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