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陕西医改:职称评审取消论文要求

时间:2025-07-28 09:29:05

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的职称评审改革持续深化,陕西省率先推出一项突破性政策——免除科研论文和课题要求,为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者开辟了一条更贴近临床实践的晋升路径。这一政策不仅简化了评审流程,更将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核心评价标准,标志着职称评审从“纸上谈兵”向“实战能力”倾斜的重大转变。

政策核心:破除“唯论文”枷锁

传统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中,科研论文曾是横亘在临床医生面前的一道门槛。许多医生白天忙于门诊手术,夜晚伏案写论文,精力分散导致“两头难顾”。新政策明确,符合条件的申报者可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病案分析或诊治专题报告等替代论文,相当于用“病例本”换下了“论文纸”。例如在乡村服务满5年的全科医生,其接诊的数千例患者病历、积累的慢性病管理经验,都能成为评审的硬实力证明。这种调整犹如为临床医生卸下沉重的学术包袱,让他们能更专注地投身一线救治。

覆盖人群:精准聚焦基层与特殊岗位

政策并非一刀切式放宽,而是有针对性地惠及两类群体:一是长期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二是特定专业领域的临床骨干。前者因医疗资源有限,往往难以开展高精尖研究,但他们的实践经验恰恰是基层医疗最需要的“压舱石”。以陕西为例,乡村全科医生只需提交5年来的典型病例分析,即可展示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能力。后者则包括急诊、儿科等紧缺专业医师,他们的临床贡献将通过手术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等“实战档案”得到量化评估。

评审创新:从“卷数据”到“比真功夫”

新政策采用“考评结合”的立体化评价体系:资格考试检验理论功底,而替代论文的病案分析、手术视频、带教记录等材料,则像“医疗纪录片”般直观呈现医生的临床思维与操作水平。例如一名外科医生的10台复杂手术视频,可能比发表在期刊上的综述论文更能体现其技术含金量。这种改革类似于将“烹饪比赛”的评分标准从菜谱撰写改为现场烹制,真正考验医生的“掌勺”能力。

落地保障:透明流程与动态监督

为确保政策公平实施,陕西省建立了**“三公开”机制**:申报条件公开、评审标准公开、结果公示公开。申报者需通过人社局官网提交学历证明、现有职称证书等基础材料,整个过程如同“玻璃房子里的选拔”,杜绝暗箱操作。评审委员会还将随机抽取专家进行交叉审核,类似“双盲审稿”制度,确保对临床材料的评价客观公正。

这项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长期被论文指标困扰的临床医生群体。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医疗人才评价的标尺,更传递出“治病救人的本事才是医生真本事”的价值导向。随着更多省份跟进类似改革,中国医疗人才评价体系正迎来从“学术GDP”到“临床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