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硝苯地平用药指南与禁忌解析
时间:2025-07-18 11:21:02
硝苯地平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其合理应用关乎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以下从禁忌人群、用药规范及常见问题三个维度,结合临床研究与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解读。
禁忌人群需警惕,三类患者慎用或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因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及婴儿发育,属于明确禁忌人群。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后可能因外周血管扩张加重心脏负荷,甚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需严格遵医嘱评估风险。值得关注的是,低血压倾向患者(收缩压<90mmHg)也应避免使用,该药扩张血管的特性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出现头晕、晕厥等危险症状。
规范用药五步法,细节决定降压效果
服用方法需根据剂型调整:普通片剂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3次口服,维持剂量可逐步调整至10-20mg每次;控释片则需整片吞服,避免嚼碎破坏药物缓释结构,建议固定在每日同一时间段服用以维持血药浓度稳定。需特别注意,漏服后不可加倍补服,及时测量血压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后续剂量。对于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异常者,推荐采用剂量滴定法,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步调整。
副作用图谱解析,早识别早干预
约30%患者可能出现脚踝水肿,其机制与毛细血管前小动脉扩张相关,这种水肿呈现晨轻暮重特征,可通过抬高下肢缓解。约15%-20%患者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心悸等症状,多发生在用药初期,通常1-2周后逐渐耐受。值得警惕的罕见反应包括牙龈增生(发生率约3%)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约0.5%),前者需加强口腔护理,后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黄疸,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药物联用双刃剑,协同与风险并存
优选联合方案中,与沙坦类/普利类药物联用可协同扩张血管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血压「双重阻断」效果。但需特别注意,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引发「降压过猛」风险,表现为严重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特别是心功能III级以上的患者需严格监测。临床实践中,与地高辛合用时可能升高后者血药浓度,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并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长期管理四要素,构筑安全防线
血压监测应形成「3-7-15」法则:用药前3天每日3次监测,第1周每日2次,稳定后每周至少3次。突然停药可能引发血压「过山车」式反弹,研究显示骤停硝苯地平可使收缩压24小时内上升20mmHg以上,故减量需以周为单位阶梯式调整。对于需要外科手术患者,建议术前与麻醉师充分沟通用药方案,因该药可能增强某些麻醉剂的降压效应。
用药安全是系统工程,建议患者建立包含用药时间、血压数值、不良反应的「三栏记录本」,复诊时提供完整数据链供医生决策参考。当出现持续性头痛(日发作超过3次)或下肢水肿扩展至膝盖以上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干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