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酒精肝的致命信号与自救

时间:2025-07-15 15:22:42

肝脏,这个默默承担着人体500多项功能的“化学工厂”,一旦因酒精的长期侵蚀而罢工,引发的健康危机往往悄无声息却致命。当你的身体反复出现乏力到连起床都费力、低烧缠绵不退、右上腹如被钝器重击般隐痛时,这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尤其当这些症状与“每天半斤白酒”的饮酒习惯叠加时,死亡风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酒精如何将肝脏推向崩溃边缘?

每天250毫升高度白酒(约半斤)的摄入量,相当于让肝脏持续浸泡在浓度超标的化学溶剂中。酒精进入人体后,90%由肝脏代谢,其分解产生的乙醛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引发炎症级联反应。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脂肪肝——好比肝脏被厚厚的油脂包裹,但持续刺激会导致肝细胞大面积坏死,逐步演变为肝炎、肝硬化,最终像被砂纸反复摩擦的皮革般硬化萎缩。更可怕的是,这种损伤具有隐匿性,当肝区疼痛、乏力等症状明显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三大高危症状背后的肝脏警报

1.乏力:被掏空的能量仓库

不同于普通疲劳,肝病引发的乏力如同“身体被拔掉电源”——即使长时间休息也无法缓解。这是因为肝脏损伤后,糖原合成与能量转化功能严重受损,肌肉和神经得不到足够“燃料”,同时毒素堆积进一步抑制细胞活性。若伴随食欲骤减、看到油腻食物就反胃,则提示胆汁分泌异常,消化系统已受牵连。

2.低烧:免疫系统的血色烽火

持续37.5-38℃的低烧,实则是肝脏对抗病毒或酒精性炎症的挣扎。当肝细胞大量坏死,释放的坏死因子会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类似感冒的发热反应。但普通退烧药对此无效,反而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3.肝区痛:神经末梢的绝望嘶鸣

位于右上腹肋骨下方的闷痛或刺痛,是肝脏肿胀牵拉包膜神经的结果。严重时疼痛会辐射至右肩胛骨,如同有人用钩子从内部拉扯脏器。这种疼痛在饮酒后加剧,夜间平卧时尤为明显,提示肝脏可能已出现纤维化病变。

从“酒精依赖”到“肝癌倒计时”的四步深渊

第一阶段(脂肪肝):肝脏变胖但沉默,体检可能仅显示转氨酶轻度升高;

第二阶段(酒精性肝炎):细胞坏死引发炎症,出现黄疸、腹水,死亡率骤升至20%;

第三阶段(肝硬化):肝脏萎缩变形,门静脉高压导致呕血、肝性脑病;

第四阶段(肝癌):突变细胞失控增殖,5年生存率不足12%。

逆转生死线的自救策略

立即执行“戒酒铁律”:哪怕肝硬化初期患者,严格戒酒可使5年生存率提升至60%。配合以下措施:

肝脏CT+弹性检测:比B超早6-12个月发现纤维化,费用约500-1000元;

营养干预: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1.5g/kg体重(如60kg者需90g),优选乳清蛋白与深海鱼;

毒素阻断: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补充谷胱甘肽,中和酒精代谢毒素。

此刻,你体内的肝细胞或许正在批量凋亡。但值得庆幸的是,肝脏是人体唯一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器官——只要在70%以上肝组织受损前停止酒精攻击,它仍可能逐步自我修复。选择权,永远在酒杯放下的那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