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皮肤病药物市场格局与趋势分析

时间:2025-07-14 15:30:07

一、140亿“药王”一骑绝尘:IL-4Rα靶点重塑治疗格局

在2025年皮肤病药物市场,度普利尤单抗以全球销售额超141亿美元的惊人数据稳居榜首,堪称“药王级”存在。这款靶向IL-4Rα的单抗药物,通过精准阻断炎症信号通路,在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难治性皮肤病中展现了突破性疗效。其国内市场表现同样亮眼,2024年医院端销售额已达18.41亿元,占据TOP10药物总销售额的近三分之一。若以市场规模比喻,其全球销售额相当于一家中型生物科技公司的总估值,而国内市场的表现则如同一座三甲医院全年用药预算的数十倍,足见其临床需求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爆发。

二、外用药仍占主导:激素与抗真菌类表现亮眼

尽管生物制剂崛起迅猛,传统外用药仍占据皮肤病治疗市场的“半壁江山”。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凭借糖皮质激素与抗炎成分的协同作用,覆盖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常见病症,成为患者家中常备的“皮肤急救箱”。抗真菌类药物如派瑞松、达克宁则持续领跑感染性皮肤病领域,前者以广谱抗菌特性覆盖体癣、手足癣等十余种适应症,后者则以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的独特机制,成为足癣治疗的“金标准”。这类药物的高普及率,犹如日用消费品中的“必选品”,刚需属性显著。

三、本土药企崛起:8席抢占背后的创新突围

在TOP10榜单中,国内药企表现抢眼,占据8个席位。山东汉方制药的皮肤病中药制剂凭借低副作用和调理优势,成为慢性湿疹患者的长期选择;华邦制药则通过仿创结合策略,在外用激素领域与国际药企分庭抗礼。值得关注的是,本土企业正从“仿制跟随”转向“靶点创新”,例如某国产JAK抑制剂通过差异化布局轻中度患者市场,以更优性价比抢占份额。这种突围路径,如同在巨头林立的赛道中开辟“细分赛道超车”的新模式。

四、未来战场:新型疗法与专利悬崖下的变局

随着度普利尤单抗2028年专利到期临近,IL-4Rα赛道的竞争已呈白热化。国内多家药企的同类生物类似药进入Ⅲ期临床,试图以价格优势瓜分市场。与此同时,新型外用制剂如微乳凝胶、纳米载体技术产品加速上市,通过提升药物透皮效率与局部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成为轻症患者的替代选择。而PD-1抑制剂在皮肤癌辅助治疗中的探索,则可能为肿瘤合并皮肤病变的患者提供“一药双效”的解决方案。这场变局,犹如一场“技术+资本”的双重赛跑,最终将重塑行业格局。

五、患者需求驱动:从“治标”到“标本兼治”的转型

当前皮肤病用药市场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患者对长期安全性的关注催生了非激素类药物的增长,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二是精准医疗推动伴随诊断与靶向治疗的结合,例如通过基因检测为银屑病患者匹配最佳生物制剂。这种从“缓解症状”到“根源干预”的转变,标志着皮肤病治疗正式进入个性化时代。未来,谁能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生存质量,谁就能在下一轮榜单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