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海正药业三箭齐发布局千亿蓝海
时间:2025-06-27 09:50:50
在医药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海正药业正以战略性的布局和差异化的产品矩阵,悄然切入多个千亿级蓝海市场。这家老牌药企不再满足于传统赛道的缓慢增长,而是通过创新药、合成生物学、宠物医疗等新兴领域的三箭齐发,展现出成为市场龙头的野心。其2024年动保业务67%的营收增速,以及合成生物学子公司3.5亿元的注册资本投入,无不彰显着转型的决心。
宠物医疗:从驱虫药到疫苗的生态闭环
当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突破千亿时,海正药业旗下海正动保已悄然打造出9个千万级单品。其中驱虫药海乐妙连续多年销售额破亿,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宠物疫苗产品云圆清的崛起,标志着公司从治疗向预防领域的延伸,形成了完整的宠物健康管理闭环。这种产品组合策略类似于智能手机厂商通过硬件+软件的生态绑定,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和复购率。2024年越南市场对海乐旺的批准,以及东南亚、中东的拓展计划,更将这一蓝海市场的边界推向全球化。
合成生物学:3.5亿元押注第三次生物革命
在台州成立的澐生合成生物科技公司,是海正药业布局未来生物制造的关键落子。这个注册资本达3.5亿元的中外合资企业,专注于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就像给细胞编写程序代码,通过重新设计生命体的代谢路径,实现像麦角硫因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微生物工厂化生产。目前全球90%的麦角硫因依赖该技术生产,而海正药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并行的模式,预计下半年就有首批产品落地。这种对前沿技术的快速产业化能力,正是其区别于传统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战略:原料药优势下的全球棋局
依托原料药出口的传统优势,海正药业正在下一盘全球市场的大棋。其国际业务聚焦巴西、中东+北非、独联体+东欧三大战略区域,同时筹备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渗透。这种区域选择极具针对性——既包含医药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也涵盖监管门槛高的成熟市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上海建设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配合美国研发基地形成跨时区的研发网络。这种全球化研发布局,就像在医药创新的赛道上设置了多个加速引擎,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临床需求。
研发管线:双轮驱动的产品金字塔
海正药业构建了创新药、仿制药、原料药三足鼎立的研发体系,并以医美大健康作为潜在增长点。这种产品结构类似于金字塔模型:底层是现金流稳定的仿制药和原料药,中层是高技术壁垒的创新药,顶层则是爆发力强的医美产品。临床价值与市场价值双轮驱动的策略,确保了每个研发项目既符合医疗需求本质,又具备商业化潜力。目前公司在台州、上海、杭州、美国四地建立的研发中心,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竞争破局:在红海中寻找蓝海切口
面对恒瑞医药等巨头的竞争,海正药业选择了差异化突围路径。在宠物医疗领域避开人用药的红海竞争,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抢占生物制造的技术制高点。这种战略类似于军事上的迂回战术,通过在边缘市场的持续创新,最终形成对主流市场的反向包围。肖卫红等核心管理层的任命,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在创新药和国际化方面的执行效率。
随着医疗行业进入转型深水区,海正药业的多元化布局正显现出协同效应。动物保健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支持着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国际化网络又为创新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种长短结合、内外联动的战略架构,使其在千亿级赛道的竞逐中逐渐显现出龙头相。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在医疗行业的变革窗口期,能够灵活整合技术与市场的企业,终将在重新洗牌的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