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皮肤科外用药膏科学使用指南

时间:2025-06-23 15:26:20

正确使用皮肤科外用药膏是治疗皮肤疾病的关键环节。若操作不当,可能降低疗效或引发副作用。以下从药物特性、使用规范、部位差异等角度展开,帮助患者掌握科学涂抹方法。

一、药物分类与使用频率的关联性

不同药膏的活性成分决定了其使用频率。例如,抗真菌类药膏(如酮康唑)每日需涂抹1-2次,适用于脚气、股癣等真菌感染。抗生素类药膏(如红霉素)因需维持有效抑菌浓度,通常每日需涂抹3-4次,间隔时间不低于4小时。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因可能引起皮肤萎缩,使用频率需更谨慎,一般每日1-2次且不宜长期连续使用。需特别注意:扶他林等非激素消炎药膏虽也需每日3-4次,但单日总量需严格控制在说明书范围内。

二、解剖部位差异的操作要点

1.面部及私密部位:皮肤薄且敏感,建议采用“指尖单位”控制用量——成人食指末节药膏量(约0.5克)可覆盖两个手掌面积。例如治疗面部湿疹时,需避开眼睑,采用点涂法而非大面积涂抹。

2.四肢与躯干:可稍增加用量,但需注意关节褶皱处易蓄积药膏,建议涂抹后轻拍至吸收,避免因摩擦导致药物流失。

3.头皮部位:需先将头发分缝暴露患处,选用凝胶或溶液剂型更易渗透,乳膏类可能因毛发阻挡降低疗效。

三、标准化操作流程分解

清洁患处时应使用温水而非酒精棉片,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涂抹前确保手部清洁,采用“单向推抹法”——顺着毛囊方向均匀推开,避免来回揉搓刺激皮肤。对于角化过度型皮损(如足跟皲裂),可先温水浸泡软化角质层再涂药。药物吸收时间建议控制在15-20分钟,期间避免衣物摩擦。夜间用药可配合医用纱布覆盖(封包疗法),使药物渗透率提升3-5倍。

四、风险防控与特殊场景处理

接触眼睛可能引发化学性结膜炎,若不慎入眼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孕妇使用激素类药膏时,需避开腹部及乳房区域,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出现灼热感或红斑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并用冷毛巾湿敷。需特别提醒:抗真菌药膏需坚持使用2-4周直至菌丝完全清除,擅自停药易导致复发。

五、存储与联合用药规范

药膏开封后保质期通常缩短至1-3个月,建议在瓶身标注开封日期。储存时避免置于浴室等潮湿环境,温度以15-25℃为宜。需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药膏时,应先涂溶液剂型,间隔30分钟再使用乳膏类,若含凡士林基质的药膏需最后使用以防阻挡其他药物吸收。

掌握这些细节可提升治疗效果约40%。需强调,本文所述为通用原则,具体治疗方案仍需以医生根据皮损形态、面积、病程等制定的个性化方案为准。例如儿童特应性皮炎与成人银屑病的用药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切忌自行套用网络信息替代专业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