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中医揭秘:一天喝八杯水是误区?
时间:2025-05-16 10:01:31
在现代健康观念中,“一天喝八杯水”仿佛已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养生法则。然而,从中医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或许并不完全准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中医强调人体的平衡与协调,对于水分的摄取和津液的调养有着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理解。
中医理论中的津液,是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水分,还涉及到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体液,如唾液、胃液、肠液等。这些津液在人体内起着滋养脏腑、润泽肌肤、润滑关节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水”在中医看来,只是补充津液的来源之一。
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脾胃、肺、肾等多个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是津液生成的重要源泉。只有脾胃功能健全,才能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津液,并输送到全身各处。如果脾胃虚弱,即便大量饮水,也无法有效地将其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津液,反而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水湿内停,出现身体困重、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
肺主宣发肃降,能够调节津液的输布。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将津液向上向外输布,以滋润皮肤和毛发;同时,肺又将部分水液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若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津液的输布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咳嗽无痰等问题。
肾则负责津液的排泄和调节。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能够使津液得以正常的排泄和分布。当肾阳不足时,会出现尿频、夜尿多等症状,这说明肾脏对津液的固摄和调节功能出现了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即使按照“一天喝八杯水”的标准饮水,仍然会感到口渴、皮肤干燥、咽喉干痛等。这可能是因为单纯的多喝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津液不足的问题。中医认为,津液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外界环境因素外,更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损伤阴液,导致虚火上炎,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此时,单纯地多喝水往往无法缓解症状,反而可能会因为水的过量摄入而加重肾脏的负担。中医主张通过滋养阴液、调理脏腑的方法来补充津液。像一些具有滋阴生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以及中药中的麦冬、石斛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人体的津液。
中医还强调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调整饮水量。不同体质的人,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体质偏寒的人,可能本身就阳气不足,运化水湿的能力较弱,过多饮水容易导致水湿内停;而体质偏热的人,虽然容易出现口渴的症状,但也不能盲目地大量喝水,以免伤及脾胃。
从中医角度来看,“一天喝八杯水”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的绝对标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津液的调养,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方式来维护脏腑功能的平衡,从而保证津液的正常生成和代谢。当出现津液不足或水湿内停等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寻求专业的中医建议,采取针对性的调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