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呃逆
时间:2024-12-12 16:38:34
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俗称打嗝。打嗝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其实横隔膜不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块膜,而是一大块肌肉。它每次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它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横隔膜的肌肉会有规律地活动,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打嗝时,横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我们并不清楚横膈肌为甚么会失控地自行收缩。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
病因
引起呃逆的原因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健康人也可能发生过呃逆,其中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很冷的食物、酒、碳酸饮料等。
中枢器质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尿毒症、乙醇中毒等。
外因性:呃逆反射弧受刺激,膈神经的刺激,如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肺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等;迷走神经刺激,如胃扩张、胃炎、胃癌等。
药物:兴奋剂、磺胺类药、地塞米松、利眠宁、甲基多巴、巴比妥酸盐、安定等都可能引起呃逆。
其他:诸如手术中普通麻醉处理和麻醉的并发症,外科手术中对膈神经的处理,还有精神压力等因素。
鉴别和诊断
首先要判别是生理性还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如疑有器质性疾病则按以下顺序检查。健康人也会呃逆,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呃逆,这点鉴别非常重要。
一、临床表现
1.全身及神经系表现 注意生命体征、局部体征和脑膜刺激征的有无。
2.局部表现 头颈部、胸部、腹部体征,各部位炎症和肿瘤的有无。
二、辅助检查
发作中胸部透视可判断膈肌痉挛为一侧性或两侧性,必要时做胸部CT,排除膈神经受刺激的疾病,做心电图判断有无心包炎和心肌梗塞。疑中枢神经病变时可做头部CT、磁共振、脑电图等。
疑有消化系统病变时,进行腹部X线透视、B型超声、胃肠造影,必要时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检查,为排除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可做临床生化检查。
疑有消化系统病变时,进行腹部X线透视、B型超声、胃肠造影,必要时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检查,为排除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可做临床生化检查。
治疗方法
治疗打嗝,首先要治疗引起嗝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呃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顽固性打嗝的药物治疗
所谓顽固性打嗝,是指打嗝持续数周乃至数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根据国内各地的经验,现综述如下,可选用其中之一,常能取得良效。
东茛菪碱:用东茛菪碱0.3~0.4毫克肌注,每6~12小时1次,直至打嗝停止。
氟哌酸醇:氟哌酸醇5毫克,每日3次口服,一般2~3日见效。打嗝停止后,再服药2~3日以巩固疗效。
麻黄素:用麻黄素5毫克静注,注射后通常15秒见效。
华蟾素:用华蟾素2~4毫升肌注,每日~3次。一般用药1~2次后打嗝减轻,3~4日后症状完全消失。
利他林:肌注利他林20毫克,无效者2小时后再重复射。
氯丙嗪:有学者采用氯丙嗪口服治疗顽固性呃逆31例,结果用药后30 min内呃逆症状消失9例,0.5~3 h症状消失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
氟桂利嗪:有学者用氟桂利嗪口服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46例,结果痊愈40例(87%),有效5例(11%),临床总有效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