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卫健委新规中晋升副高职称的接诊量要求是否合理?

时间:2024-11-28 09:30:09

 卫健委新规中晋升副高职称的接诊量要求是否合理存在一定的争议,以下是不同的观点分析:

合理之处


回归临床本质:过去职称评审存在 “唯论文、唯学历” 等倾向,新规以接诊量等临床工作指标作为晋升条件,促使医生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让职称评定更能反映医生的实际临床能力。

引导资源合理分配:新规的接诊量要求对不同科室、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生均有影响,可能引导医疗人才向基层和患者资源相对不足的科室流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局面,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提升医疗质量:明确的接诊量要求能够激励医生在规定时间内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促使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增强职称评定的客观性:相较于以往相对模糊的评定标准,接诊量是一个较为客观、可量化的指标,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职称评定更加公正、透明,增强职称的公信力。

不合理之处


科室差异大:不同科室的患者数量和疾病特点不同,导致接诊量存在巨大差异。例如感染、呼吸等科室患者众多,完成接诊量相对容易;而康复科、重症医学、口腔科等科室患者数量有限,且治疗周期长、单次接诊时间长,难以达到规定的接诊量,这对这些科室的医生不公平,可能影响其晋升积极性,不利于这些科室的人才培养和发展。

医院等级差距:一、二线城市的大医院患者资源丰富,虹吸效应明显,医生接诊量容易达标;而三、四线城市的小医院患者少,医生很难有足够的患者资源来满足接诊量要求,这使得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生在职称晋升上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可能加剧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小医院人才流失。

出诊安排限制:医生能否出门诊、出诊时间以及门诊类型等都由医院领导安排。如果同一时间有主任专家坐诊,主治医生的接诊机会就会减少,年轻医生可能会成为陪跑,影响其职称晋升的机会,不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

潜在的刷量风险:新规可能导致部分医生为了达到接诊量指标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如让患者多次挂号、延长不必要的治疗时间、甚至花钱买病人挂号等,这不仅违背了职称评审的初衷,还会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利益,破坏医疗行业的风气。

加重医生负担:在临床工作之外,医生还承担着教学、科研等任务。新规增加了接诊量要求,可能使医生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导致其难以兼顾各项工作,影响医疗、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