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如何避免在科研过程中出现拖延的情况?
时间:2024-11-25 15:52:32
以下是一些避免在科研过程中出现拖延情况的有效方法:
一、分析拖延原因
认知与反思
记录拖延行为:开始时,记录下每次拖延的情况,包括拖延的任务、当时的想法和情绪、所处的环境等。例如,当发现自己没有按照计划分析实验数据,而是在浏览网页时,记录下自己是因为觉得数据分析很枯燥,还是被其他事情干扰,或者是对数据分析的结果感到焦虑等原因而拖延。
识别拖延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分析自己拖延行为的模式。是在面对复杂任务、缺乏明确指导、临近截止日期,还是在特定的时间或环境下更容易拖延。比如,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下午容易拖延,因为午饭后身体比较疲惫;或者在面对没有具体步骤的开放性任务(如撰写文献综述)时,会因为不知道从何下手而拖延。
二、设定明确目标和计划
细化与分解
将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把科研项目或长期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小任务。以撰写科研论文为例,可以分解为确定主题、收集文献、撰写大纲、完成各个章节的初稿、修改润色等小任务。每个小任务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收集文献可以分为检索数据库、筛选文献、阅读并提取有用信息等步骤。
明确任务要求和标准:对于每个小任务,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比如,在收集文献时,规定要从至少三个权威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出近五年内与主题相关、影响因子在一定数值以上的文献,并记录每篇文献的关键信息(如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创新点等)。
制定计划
安排任务进度: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难度,为每个小任务安排合理的时间进度。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甘特图、日历应用等)来可视化任务安排。例如,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样本采集、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每个阶段都设定具体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设置奖励机制:在计划中设置一些奖励环节,当按时完成一个小任务或一个阶段的任务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吃一顿喜欢的美食、购买一件心仪的物品),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看一场电影、休息半天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可以增加完成任务的动力。
三、营造专注的工作环境
整理空间
打造整洁有序的工作区域:清理工作空间中的杂物,只保留与当前任务相关的物品。例如,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将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软件操作手册等放在桌面上,把其他无关的文件、书籍等收纳起来,避免注意力分散。
减少干扰源:关闭手机的非必要通知,避免在工作时间频繁查看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如果周围环境比较嘈杂,可以使用降噪耳机或者寻找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工作。比如,在图书馆的独立研究室或者安静的会议室进行文献阅读和写作。
营造环境
建立工作仪式感:在开始工作前,进行一些固定的小仪式,帮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例如,泡一杯咖啡、整理好桌面后,坐在桌前深呼吸几次,告诉自己要开始工作了。这种仪式感可以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进入专注的工作模式。
培养专注的习惯:可以通过一些专注力训练方法,如冥想、番茄工作法等来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番茄工作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工作时间划分为 25 分钟的工作时段(番茄时间)和 5 分钟的休息时段,每个番茄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避免中途被打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够提高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专注度,减少拖延。
四、调整心态和自我激励
改变方式
接受不完美的开始: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想要等待一个 “完美” 的状态才开始工作。要克服这种心理,告诉自己先开始做,哪怕开始做得不好也没关系。比如,在撰写论文时,不要等到有了完整的思路才开始写,可以先写下一些零散的想法和观点,然后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完善。
自我对话:当出现拖延的念头时,用积极的语言鼓励自己。例如,对自己说 “我现在就开始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做好”、“我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只要迈出第一步” 等。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强行动的动力。
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持
明确科研的意义和价值:深入思考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探索未知的知识、改善医疗状况、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还是其他原因。将这些内在动力写下来,放在显眼的位置,当想要拖延时,看看这些动力,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监督:告诉同事、朋友或家人自己的科研计划和目标,请求他们监督自己。例如,可以和同事互相分享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或者让家人在自己拖延时提醒自己。此外,加入科研小组或学习社区,与其他有同样目标的人互相鼓励和支持,也能有效减少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