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巧

时间:2024-03-22 09:39:35

许多学者对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信息,本文将详细阐述医学科研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供学习、交流和投稿时参考。

一、医学科研设计的分类及其特点

医学科研设计的类型主要依据医学专业的特点、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等因素来确定。

1.1 医学研究的分类及其设计类型

现代医学研究可按照自然科学的分类方法,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等领域。研究对象包括正常人、患者、动物(实验动物)以及生物体所依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 调查研究:为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如疾病的分布、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者需针对环境因素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调查设计的特点在于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如职业、地域、民族等。由于无法用随机化分组来消除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因此调查表、分析表与抽样方法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涉及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病因学、诊断学、疗效和预后等多个领域。其中,疗效研究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疗效研究可以评估药物、手术、理化因素等治疗手段的效果,也可以评价营养、护理等辅助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的作用。疗效评价指标可根据研究目的而定,如生存或死亡、痊愈或未愈、有效或无效等。在评价临床疗效时,应注意试验设计的类型、被试因素的科学性、受试对象的代表性及其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疗效指标的统一性和可靠性。

  •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将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分配到不同处理组,以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其特点是研究者能够人为设置处理因素,并通过随机分配来决定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因素种类或水平。这种设计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误差,使得多种实验因素可以在较少次数的实验中得到研究。广义的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以及社区干预试验等。

1.2 医学科研设计的内容(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科研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科研结果具备有用性、独创性、可重复性和经济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科研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

  • 专业设计:专业设计主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制定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其关键在于从专业理论角度选定具体科研课题,提出科学假说,并围绕假设进行实验设计。专业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的成败。

  • 统计学设计:统计学设计则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设计,以减少抽样误差和排除系统误差,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同时,统计学设计还需要合理安排实验观察内容,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高效统计分析,以最少的实验观察次数得出最优结果和可靠结论。因此,统计学设计是确保科研结果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障。总之,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都是科研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科研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以某种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为例,该药物即为处理因素,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受试对象,血红蛋白的变化则为实验效应。正确选择这三大要素是科研设计中专业设计的关键所在。

2.1 处理因素(受试因素)

处理因素通常指由外界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以及内外环境因素等。此外,生物体本身的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遗传特性、心理因素等)也可作为处理因素来观察。在选择处理因素时,研究者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抓住实验研究中的主要因素;其次,要找出并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最后,要确保处理因素的标准化。

2.2 受试对象(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的选择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在医学科研中,受试对象可以是动物、人、器官、细胞或分子等。选择合适的受试对象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处理因素敏感;二是反应稳定。例如,在观察新药的临床疗效时,应选择中等程度的中青年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以便更好地显示疗效差异。同时,受试对象的疾病应明确诊断且具有典型性表现。研究者还需要关注并控制可能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如心理状况、生活习惯等),使组间保持均衡性。对于动物实验而言,选择动物时还应注意其种类、品系、年龄(月龄)、性别、体重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某些特殊实验还对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严格要求。

希望以上关于医学科研设计基本知识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期刊查询、推荐、投稿以及论文指导与发表等全方位服务,为您的职称晋升和课题结题提供最专业的保障!祝您早日评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