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3-07-06 17:38:49
一、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人们常常把中考、高考要考的科目被称为“主科”,而把其它科目称为“副科”,英语毫不例外地被列为“主科”而受到极大的关注与重视。英语学习出现了“超时、超纲、超量”等现象,客观原因有很多,然而究其“内因”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才是关键。尽管在教师和家长联手的高压和全方位帮助下,孩子依赖“外动力”虽然也能得到高分,但危害终生的厌学情绪也会随之而来,只是往往被表面的好成绩所掩盖。英语学习被视为一种短期投资,学生被迫参加各类英语辅导班及自己并无兴趣的“兴趣班”,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一项对北京市中学生厌学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约有1/4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
厌学已成为中学生的慢性杀手。然而,学习英语并非所谓的短期投资——就像发射火箭,作为发射动力之一的学习兴趣能够影响到最终的高度。英语学习要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要始终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走向社会、面对终生的生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顽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情感、实事求是的学风等因素将会比英语知识本身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不协调
金志明曾把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比作空气对于人的价值。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师生关系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然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的英语学习现状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单向的英语知识学习势必使师生关系长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教师越教越适得其反,越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越来越不爱学习。
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教育信念是导致不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人才观、评价观、学生观等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左右着教师个人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影响着教师在此方面的举止和行为。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育信念会导致教师的“教”完全控制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必须服从教师的“教”.师生间的权利与义务出现紊乱,表面上教师为学生包办代办,实质上却未把学生视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学生的权力未得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师生间情感联系也出现障碍,厚此薄彼,互不信任,关系冷漠,缺乏交流等现象不在少数,尤其是学习上的困难生、差生与教师间的心灵沟通更是难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无法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或是即便建立了一定的情感联系,也缺乏师生间个性的全面交流和沟通,缺乏互相关心的那份和谐与温馨,不仅让人难以体会到师生之间那种令人珍视的真情厚意,而且使学习黯然失色,失去了重要的动力源泉,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初中学生是被动地由老师教会,而不是自己主动地学会,更不必讲饶有兴趣地去学了。相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信念,会指导教师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进而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信念,积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真正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师生共同真诚、友好、宽容、负责地创造出和谐而温馨的心灵家园。
(二)对英语学习存在片面认识
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学、考证、工作等与经济价值相关联的功利性目的,他们特别看重学好英语会多大程度地为自己带来最多的经济利益,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多大程度得到物质上的回报。在倡导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利益的社会现状面前,学习英语的价值偏离了学习价值的整个体系,偏向以金钱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经济价值,学习的精神价值日益缺失。然而,对学生个人而言,学习并非意味着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获得好的卷面成绩或证书,它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我超越、自我成功的乐趣,体验到学习所产生的内在幸福与快乐,在发现、领会学习的精神价值中热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追求及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三)教学中过于强调分数
陶行知曾讽刺旧学校的考试是“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是会考。会考过了接就是升学考”,可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情景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中学生学习是:课+课堂作业+课外资料+家教+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几十套模拟卷备战中考,其目的是高分上重点学校”,尽管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最终评定学生的一项重标准却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的应试教育令人担忧”,分数作唯一的评价准绳,容易使学生过度重视分数,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 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展开英语学习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巩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中学生喜爱某一门课或某一老师,便会引发兴趣,自觉学习,进而产生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也证实学生产生的积极情感会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因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信念,用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感染学生,促成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巩固学习英语的兴趣。